历史上最长的投票选举将在下周一投票,由于选情激烈,三党的政治厮杀持续,民调上下翻转,令人眼花撩乱,不到投票日开出票来,鹿死谁手殊难预料。但是,不管哪个政党胜选,华人社区已经是赢家。 为何这样说?主要有两个因素造成。第一,华裔参与联邦政坛选举的人数创造新高;十多年前,联邦保守党政府被移民认为是不友善的政党,参与者寥寥无几,但这次联邦大选,联邦保守党的华裔候选人高居各政党之首,达到八人以上,而且参与的选区非但不是“砲灰”选区,其中不少还是超级选区,候选人中有高知名度的黄陈小萍部长、梁中兴国务秘书等人,还有赵锦荣等新秀,总理哈珀和国防部长康尼更是不断在华人社区出现,强调执政党的价值观跟华人社区吻合,可以预见,华人选票在这次大选中仍然会大量流向保守党。 联邦自由党当然也全力以赴,要夺回以往华人的选票,但特鲁多在提出大麻合法化政策的时候,已经把包括华裔印度裔在内的少数族裔主流立场置于第二位,这给他努力想要得到的结果带来一定的困难。新民主党传统上获得的华人选票比较少,但这次有关慧贞和邹至蕙两名战将在东西部参选,也导致华人社区的关注度和选票大增。换句话说,华人社区的参政者和投票者已经不是单一政党的“地盘和铁票”,而是延伸到各个政党势力。 第二,华人参政者的代表成分广泛,既有新移民,也有老移民以及第二代、第三代的移民,他们或者来自中港台三地以及其他海外地区,或者是本土出生的华人,这些参政代表涵盖联邦保守党、联邦新民主党、联邦自由党等主流政党,也有代表绿党和其他少政党的人选。这种参与政党的广泛性显示,华人社区的政治构成也在逐渐“主流化”和“多元化”,不再是一个可以被随意操纵的族群。 说穿了,华人社区作为少数族群,没有与加拿大任何一个政党为敌的本钱,而民主化的社会又是政党轮替成为常态的社会,要改变这个国家或政党的政策,就必须参与这个政党,从内部改变它。华人经过百年的历史磨练,已经寻找到透过民主参与和政党参与的程式来伸张自己的主张,维护社区的权益。 第三,华人常常被诟病的就是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程度低,习惯于“各人自扫门前雪”,而这种政治冷淡的最大表现就是“投票率低”。这次联邦大选时间长,华人社区有足够时间了解不同政党和不同政纲,还有政党党领与候选人的特质,再加上华人参选者众,政党竞争激烈,进一步拉高华裔社群的投票率。 我个人预测,这次华社的投票率将创下历史新高,但是在这次选举中,华人尤其是新移民也暴露出一些弱点:听信谣言和人身攻击的“跟风投票”仍然很多,对政党政策不了解的盲目投票也不少。因此,在往后的日子里,华人在参政上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提升参选者的素质;二是培养选民成为自主性投票的中间选民,这样,华人选票真的可以扮演关键少数的作用。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0-8 18:05 , Processed in 0.130041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