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蒙城华人网 首页 新闻 综合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最孤独的食堂,在北京二环以内…

发布时间: 2021-10-7 07:24| 查看: 2767| 评论: 0|来自: 看客inSight

人老了,都是一个人吃饭

白纸坊位于北京二环内的西南角,紧邻护城河。不通地铁,自然也没有年轻人过来。

这里没有购物街、没有电影院、没有livehouse,有的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赫鲁晓夫楼”,一种用砖头垒起的长条形板楼。最高六层,没电梯,墙皮处处脱落,是买房最忌讳的“老破小”。

但对住在这里的老人而言,这是他们当年从单位分到的最好房子。一住就是三、四十年,他们还在这里将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养大成人,送去了北京、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

而现在,他们用余下的岁月守在这里,苍老得如同院子里的那棵半个世纪前栽下的老树,满脸皱纹、孤独又安静。

这里位于北京西城区,全北京“最老”的一个地方。

不只是距离故宫最远不过六公里、真正的“皇城根儿”,还因为它的老年人“密度”——面积只有朝阳区九分之一,但120万户籍人口中,三分之一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两年前,被称为“老年食堂”的养老服务驿站在白纸坊街道的小巷里落成。它为住在这里的老人们解决了生活中一大难题:吃饭。

这朴朴素素、平平淡淡的一顿饭,正是他们衰老后,生活的缩影。

老年人的午饭

从早上十点半开始

早上十点半,年轻人的一天才刚刚开始,但老年人已经迈着蹒跚的步子,朝“老年食堂”进发了。

食堂隐藏在一条名为“南菜园西头条”的小巷里,前身也是一条狭窄的胡同。

一辆电三轮停在了巷子中央,挡住了后面轿车的去路。刘慧琴赶紧回来,把三轮开上了便道,但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老年食堂的大门。

两三分钟前,她刚把老伴扶下车,送他进食堂去打饭。

刘慧琴的电三轮和这一样。在白纸坊的街道上,你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老年代步车

她的老伴今年七十六了,左腿的膝盖也被风湿折磨了快二十年,走起路来使不上力。好在刘慧琴还开得动家里的电动小三轮。这个十年前送外孙女上学的代步车,转眼就成了老头子的专车。

今天也是一样,刘慧琴开车带着老伴出来买东西,“要不然怎么办,在家坐久了也腻歪。”

小车的车筐里,一把青菜耷拉着叶子,掩盖着一小袋面粉。“午饭就没时间做了,我们来这打口饭,回去吃。”

正说着,刘慧琴眼神一亮,笑着示意她要走了。食堂门口,她的老伴提着一个保温桶缓慢地往外走着。刘慧琴把桶接过来,给他扶上了车,自己迈上前座,两人一起消失在巷子尽头。

差不多两年前,建功南里的“老年食堂”在这里开张,好多住在临近五六个社区的老人都成了这里的常客。在他们不大的生活半径里,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目的地。

腿脚还可以的老年人,经常坐两站公交来老年食堂附近的超市采购

陈素芬还像往常一样站在食堂侧门锻炼。咿咿呀呀的声音从她袋子里的收音机传出来,隔着一层布,闷闷的,是李胜素版的京剧《贵妃醉酒》。

每天九点半,她都准时出现在这里,把居委会发的帆布袋往门把手一挂。晃晃腰、抖抖脚、扶着栏杆站一站,就是这位80岁老人的日常锻炼。

在门口活动一个小时后,差不多十点半,到了陈素芬的午饭时间。如果家里没有剩下的饭,她就去食堂吃。

她的家里没有别人。老伴去世,女儿做公务员,原本还能一星期回来看她一次,但是没想到疫情一来彻底忙得见不到人,“我们老的也就随便吃点儿。”

说话声音太小,陈素芬费力地加上胳膊比划,松弛的皮肤挂在骨架上摇晃。“有时候懒了,就吃点儿泡面,一年吃那么几次,也没什么问题吧。”

陈素芬的身体出现过两次断崖式恶化。一个是50岁,她的腿关节开始犯病,从那时起就没办法自己出门买菜。

另一个节点是79岁。她指指自己的左眼,“看不见了,医生让我做手术,做了也没太大改善。”

她没有叹气,好像是习惯了这样衰老。“老了就是老了,咱们的身体呀,就像一台机器,用久了,修不好喽。”

她拿起自己的袋子,往食堂走,挥挥手说:“哎呀,你还年轻,体会不到的。”

稀汤寡水的饭菜

总比一个人对付强

老年食堂的中午,很难用“热闹”两个字形容。

七、八个老人对墙而坐,一人一张桌子,谁也不和谁说话,只有喝粥时才会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

缺牙又漏缝的嘴,让老年人吃饭不得不格外卖力。

为了让老人们嚼得动也好消化,这里提供的食物已经软到不能再软:

烧烂的茄子、煮塌的冬瓜、炖没刺的龙利鱼小块……主食有米饭、馒头,也有软成一滩的蒸南瓜或是蒸白薯。

老年食堂准备的蒸南瓜,好嚼也好消化

用老年卡购买,一份套餐三个菜加主食和粥,一共18元。

“你们小姑娘年轻想减肥的,就来这儿吃,油水少呀。味道嘛……也还凑合。”一位奶奶吃完饭往外走,皱纹都笑开了花。

但她也不满意这个价格:“100块就够吃5顿,不划算。”以她每月850元的养老金来衡量,确实有些高了。

住在这片的老人里,很多都和她的情况类似。当年退休前没有稳定的工作,如今无论是生活还是看病,都要靠孩子来供养。

打饭的队伍渐渐长了,食堂里回荡起打饭大叔的嗓音。“米饭少点儿?再来个馒头?”他举着饭勺问面前的老人。

老人慢悠悠地看了一圈菜,思忖了一阵子,点点头。“您不够再来加!”大叔掂掂饭勺,接过下一位老人的餐盘。

在老年食堂吃饭,老人们习惯独自就餐,也不想和其他人聊天

排到一位穿枣红色开衫的阿姨时,她递过去一个三层的保温桶,“两份放一起,我回去和我家老娘一块吃。”

排队的人里,像她一样六十岁上下的“女儿”不在少数。一到中午,她们就纷纷出现在食堂,提着饭盒、拖着小车,打饭回家给七八十岁的老爹老娘。

食堂门外,安静的小巷突然传来马达启动的声音,送餐车即将启程。

年轻的食堂小伙从后厨拖出三个橙色的保温箱和一桶半人高的粥,这些饭菜即将送往一条马路之外的建功北里社区。

那里,还有13个腿脚不利索的老人正在家中等着他们的午饭。

老年食堂的送餐车,每天不到十一点就出发了

“我卡里还剩20,下次请你吃饭。”67岁的王兵老爷子从老年食堂吃完饭出来,边走边回头喊。

“好,好。”应声的男人眉眼带笑,边说边走下台阶,送了两步。

王兵就住在建功北里,每次过来,都要穿过一条繁忙的大马路,但他仍然愿意自己走走。

不光因为这里解决了他的午饭问题,更大的原因,是这里给他提供了每天唯一一次和人说话的机会。

“我属于是,孤寡。”说起自己的情况,他语速变得很慢,表情也木然起来,“我也没事,就这么着,一个人过活。”

老年食堂一进门,“欢迎回家”四个字映入眼帘。再往里走,还有打疫苗的卫生室、心理复建室等等

他的生活和他手腕上的老手表一样,机械地重复着:六点多起床,沿着老北京的护城河散步。吃过早餐后,回家看书、看报,“中午早点儿过来,晚饭就对付一下。”

老年食堂不开晚餐,王斌就只能随便给自己煮点什么,有时是饺子,有时是挂面。加点酱油、煮个青菜,顶多不过加个鸡蛋。

“饭这东西都能忍,是吧?”

老了都是这样

要习惯一个人吃饭

食堂对面的居民楼上,一户窗前的粉色夹竹桃开得正好,这是张秀梅养了多年的宝贝。

她今年87岁,大半辈子都在这个60平米的屋子里度过。

老年食堂的大门正对着她家的阳台,她天天在眼皮子底下看着老人们来来往往,但直到今天才第一次才想要过去,尝尝究竟是什么味道。

张秀梅很少外出,很多时候就这样站在窗前放空

走到食堂门口,她就被难住了。玻璃门上贴着健康宝二维码,可张秀梅没有手机。她犹豫了一会儿,准备回去,收银的大姐给她迎了进来。

再走过玻璃门的时候,她手里多了一盒打包好的饭菜,右手还端着一只盛满棒子面粥的玻璃碗,颤巍巍地,一路晃一路洒。

终于回到家,屋里的电视广告正演得热闹。张秀梅除了睡觉从来不关电视,就为了让家里有点声音。自从耳背以来,她家电视的音量也跟着她的岁数逐年升高。

她把饭盒放到沙发前的木制茶几上,整个脸贴上去辨认里面的食物。“这是豆芽”“哦,还有豆腐。”她用筷子戳戳烂成了一滩的冬瓜,没看出来那是什么。

都不是她爱吃的东西。

就着假牙缓慢地嚼了半个小时,碗里还有两个花卷和半碗米饭。她又把剩下的菜归拢到另一个碗里,这些就是今天的晚饭了。

比起这样一顿老年餐,她更爱吃饺子,最好还是茴香猪肉馅的。

包好一屉饺子,她只煮四分之一下锅,剩下的放进冰箱,留着下顿再吃

六十岁的大儿子一星期会来看望她两次,剁肉馅是他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剁一次量够奶奶自己吃好几天。

她自己要准备的只是揉面和擀面皮,但就这一步已经把屋子弄得足够乱了。

“我这厨房是不是不太干净?”她不太好意思地笑笑,随手抹了抹桌子上的面粉。

这种没有人陪的生活,张秀梅已经过了20多年。

六十出头的时候,老伴因肺癌去世,她也没再找过其他人搭伙,“找了还得伺候他吃、伺候他喝呢,找干嘛呀?自己过多舒服。”

儿女们虽然也在北京生活,但也都各自成了家,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才能过来帮她收拾一下屋子。

“孤单……?有一点孤单吧。”沉默的气息在房间里膨胀,电视里推销员激昂的声音越来越刺耳。

她突然回过神来,起身收拾碗筷,“嗨,有什么可孤单的,人老了不就这样吗?”

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张秀梅总喜欢看电视来解闷

人一旦老了,孤独就成了常态。在老年食堂一中午都很难见到几对同框出现的老年夫妻。更多的老人都是因为在家“将就”不下去了,才独自过来解决一顿午饭。

80多岁的杨庆冬照旧背着他的挎包来了。老旧的尼龙包斜吊在他的身上,一直拖到大腿根上。

他在这边跟着儿子、儿媳妇一起生活,但今天是工作日,家里没人管饭,只能过来让工作人员给他打一口吃的。

“我没有老伴儿,一个人来这吃。”他说话很慢,一个字一个字从嘴边爬出来,更像是自言自语。

“今天胃不舒服,我先买回家,等饿了还有的吃。”

一两秒后,他张张嘴,投来一个失落的眼神,“我没有老伴儿了。”

*文中人物刘慧琴、陈素芬、王兵、张秀梅、杨庆冬均为化名

标签: 中国

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蒙城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蒙城华人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蒙城华人网处理。
丢人!留学生自曝回国前刷爆信用卡"净赚100万":全网骂翻! ...
丢人!留学生自曝回国前刷爆信用卡"净赚100
这波操作真是没谁了!这两天,社交媒体Reddit上的一则帖子火了:一名美国的中国留学生
加拿大买Costco商品不用办卡了,还给送到家!
加拿大买Costco商品不用办卡了,还给送到家
对于Costco爱好者来说,一个重大好消息来了:很快,您就可以在家中更轻松、简便地获得
保守党要求特鲁多今夏停征汽油税,每家节省670元!
保守党要求特鲁多今夏停征汽油税,每家节省
今天在温哥华,加拿大保守党领袖博励治举行记者会,宣布保守党呼吁政府从维多利亚日(
父亲来加拿大探亲住院花了大笔费用,申请抵税却被CRA拒了
父亲来加拿大探亲住院花了大笔费用,申请抵
医疗费用税收抵免(METC)是最受欢迎的税收抵免之一,每年有500多万加拿大人申请,它为
蒙特利尔Collège Ahuntsic遭到网络攻击 周五重开
蒙特利尔Collège Ahuntsic遭到网络攻击 周
蒙特利尔 Collège Ahuntsic 因受到网络攻击于周四被迫关闭,他们将于周五重新开放。
蒙特利尔市投资200万振兴这个社区
蒙特利尔市投资200万振兴这个社区
蒙特利尔市周四宣布,将在 The Village 投资 200 万元,以支持附近的商人并振兴该地区
福州比亚迪4S店火灾,新车烧成一片火海
福州比亚迪4S店火灾,新车烧成一片火海
5月16日凌晨,福建闽侯县比亚迪4S店发生火灾火势迅猛,火光冲天,并伴有爆炸的巨响,
妹子生病接受粪便移植,结果把粪主的长痘和抑郁全接过来了? ...
妹子生病接受粪便移植,结果把粪主的长痘和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大学生,丹妮尔·科普克(Daniell Koepke)患上了一种不太体面的疾病
香港女星患末期肾衰竭 每周洗血三次 容貌大变
香港女星患末期肾衰竭 每周洗血三次 容貌大
香港女星、前亚洲电视节目主持人陈存正,已经淡出娱乐圈多年。当年陈存在因为身体出问
蒙特利尔春假去哪里玩
蒙特利尔春假去哪里玩
春假即将到来,蒙特利尔有不少适合全家人的有趣活动。
魁省五百元优惠机票可以去哪儿玩?
魁省五百元优惠机票可以去哪
2022年6月1日起,魁省政府推出了“空中准入地区计划”
蒙特利尔郊外新开一家北美最大的蹦床公园
蒙特利尔郊外新开一家北美最
魁北克省 Mont-Saint-Grégoire 山脚下新开了一家北美
魁省迎来北美第一家全包型滑雪度假村 现在只要160元
魁省迎来北美第一家全包型滑
近日,全球知名的法国度假连锁集团Club Med宣布位于魁
刺激!飞跃安魁两省边界!400米长滑索开放!
刺激!飞跃安魁两省边界!40
安省和相邻省的边界已正式开放!肯定会有很多小伙伴驾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5-16 21:11 , Processed in 0.133769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