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tag 标签: 文学

相关日志

分享 读一本坚硬的书
远山的南 2015-10-24 10:07
读一本坚硬的书
( 图片 :北美华人文学祖母“水仙花”研究专著。) 读一本坚硬的书 在图书馆里 我啃着一本外文版的厚书 坚硬难咽,突然 听到喝汤的声音 还散发着土鸡的味道 抬头,对面坐着一位洋女生 吸溜着鼻子,读一本 中国菜谱 书上,一碗鸡汤面 正对着她的脸盘 我奇怪 怎么会如此敏感 她对我微微一笑 哦,她小声说 我在做一碗 中国鸡汤面,不好意思 鼻子有点 过敏
个人分类: 文学,诗歌|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走向繁盛的加拿大华文文学
远山的南 2015-3-27 20:10
走向繁盛的加拿大华文文学
走向繁盛的加拿大华文文学 加拿大魁北克作家协会举办 2015 年度 年会 3 月 22 日上午 ,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在蒙特利尔三佳中文学校举办本年度年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领事单承林先生到会祝贺并发言;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拿大华人文学研究领先学者赵庆庆女士出席会议,发表了主题为《走向繁盛的加拿大华文文学》的演讲。 当天天气晴冷。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温暖如春。会员们带来了自己精心制作的美味佳肴和礼品进行交流。协会主席郑南川先生首先对过去一年来协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说,过去的一年里,在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共出版了《太阳雪》(小说集)《皮娜的小木屋》(散文集)和 《一根线的早晨》(加中二十人英中双语诗歌选)。这些在加拿大出版的作品已经出现在耶鲁、剑桥等著名学府和东南亚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知名学府、研究机构和图书馆;中国华文文学研究杂志多次登载魁华文学有关论文和介绍。与此同时,协会的官方网站,以全新的面貌出与读者见面,博客和协会会员交流文学月刊“电子月刊”等也深受欢迎。会员们创作旺盛,苏凤的《自由的灵魂》、申丽珠的《海外金婚》和柳轶的《漂洋过海记西行》也在去年出版。 蒙特利尔领事馆 一直关注和支持作协的工作。单承林领事在发言中说,魁北克的华人文学是在英、法文的夹缝中发展的。在不同文化的地域,靠着丰富的精神追求,协会这些生活很骨感的草根作者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他们今后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作协。 专攻加拿大华人文学研究的赵庆庆女士在发言中说,加拿大华人文学已经形成了以温哥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三大地区为特征的格局,代表了加拿大整体的华人文学,并各有不同特点。魁北克更具备文学的群体性,草根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几天来,她通过和会员们的交流,对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和会员们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将她的了解概括出了八个字:“勇气、才气、大气、和气。”并一一做了解释。她的演讲博得了会员们的热烈掌声。 年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经过民主投票,作协理事会新的成员是:郑南川、刘爱丽、陈丽霞、朱九如、杨延颖、陆蔚青、高世红、彭均铮和卢玉葵。(扬格供稿)
个人分类: 述评,随笔|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依赖于地方报业发展的魁北克华文文学
远山的南 2015-1-23 21:56
依赖于地方报业发展的魁北克华文文学
依赖于地方报业发展的魁北克华文文学 (记忆魁北克华人文学之一) 一九八零年代末到九零年代,加拿大一个悄然被外界开始注意的国度。大陆移民步着香港移民的后尘,开始走入到这个最为民主,自由的国家。从这个年代开始的移民路,已经把最穷的学生和最有智慧的中国人,带到了另外一个文化与历史的战场。中国人脚踩着东西方的两个极板,用勇气和坚韧来书写一段从未走过的路。 魁北克,是这块土地上被称为法兰西文化的地方,也是北美唯一块使用法语的地方。魁北克同样生活着很多来自中国的华人,他们讲起了法语,接受着法兰西文化的精神。魁北克华人作家正是用这种新加拿大文化精神,寻找魁北克华人文学的特征。在魁北克,已经出现了像应晨这样用法语写作,并获得极大成就的加拿大乃至欧美最著名的华裔作家。魁北克华文写作同样面临挑战,他们坚守自己的“草根性”写作,逐步形成了“魁北克华文写作群”,又写出魁北克特色的华文作品,以“新加拿大人文学” 写作的姿态,在加拿大本土出版自己的文学书物。 魁北克作为“确定性”移民文学的开始,起步比之英语区的温哥华和多伦多都晚,在一九九零年代以前的移民文学,几乎是很零星的和个人的“碎片式”写作。由于加拿大大学和研究机构,在过去一段时间很少关注华文文学,研究华人文学更很少重视,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一九九零年年代开始,魁北克华人文学以加拿大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 l’Association des Écrivains chinois du Québec au Canada )的出现,开始显示出它的存在和发展,代表了魁北克华人文学的特征。从当时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的会员组成结构可以看出,与温哥华和多伦多的华人作家协会团体不同,显得更为“年轻”,更不成熟。原因:一是魁北克是北美唯一讲法语的地方,因为语言关系,大多数移民放弃了这里。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很多著名作家,诗人和学者,都留在了英语区,为他们文学后来的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条件;二是协会会员基本上以大陆的学生和部分交流学者为主,香港和台湾参与者很少(在温哥华和多伦多有大量的香港,台湾移民参与)。 从文学创作来说,基本上是刚刚开始,加之大多经济条件较差,写作自然也带来了相对的不稳定性。当然,新生活的洗礼,对新的年轻的移民来说,有着巨大“诱惑力”,他们可以写出全新的东西,有激情和渴望,是写作的希望。这是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后来大发展,而且一直向上走的原因。 一九九七年三月七日正式注册,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宣告成立,参加会员近三十余人。从成立之日,就明确宣布了协会的宗旨:“以文会友,磋商文学”,并确定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协会成立后,立刻与蒙特利尔最大的华文报《路比华讯》商议签订协议,创办文学专版“笔缘”,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主办,报社参加编辑,每周出版一期,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笔缘”创刊号出版。出版发刊词中写到:“以文会友,与‘笔’结‘缘’,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唯一的宗旨。定期出版‘笔缘’,将为广大同仁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笔缘”是加拿大最大的华文周报《路比华讯》的文学版,从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创刊,已经出版了九百期。《路比华讯》是“笔缘”真正的友人,社长张亚一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他对办好“笔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包括:移民生活的写作是移民文化报业重要的方块,他们将始终如一地支持“笔缘”专栏的长期存在;发表文稿的原则,以移民生活为主,讲移民生活中的辛酸苦辣,讲移民的创业和成长的经历等等;作为报业的支持,保持支付“笔缘”作者写作的稿酬。这就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文友写作的价值。 二零零二年四月五日,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第二个文学园地《红叶》(文学版),在蒙特利尔《蒙城华人报》创刊,“红叶”是一片“发生”在加国的季节性景色,即是浪漫,又是国家的象征,更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度的情怀。在这里,有更多的“文化性”文学作品参与,文字优雅,注重质量。《红叶》就是以这样的风格特色,展示了魁华作协创作的另一种风采。至今,《红叶》已经出版一百二十五期,另外有九期特刊,专门选登了各类文学奖获奖作品。 把写作和文学依附于地方中文报业,开设文学专栏,这是魁北克华人文学得以立足和发展的“先天”条件。魁北克华人报业发达,仅蒙特利尔就有七家,大小报纸都欢迎选登文学作品,除了上述几家属于支付稿酬以外的,有的作者还从事着非稿酬的写作。这样的条件和写作环境,在整个加拿大也是得天独厚的,魁北克的写作者是幸运的,他们只要想发言,就会有一个“讲台”。 二零零八年五月开始,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电子月刊》正式向会员见面,成为协会的专业“会刊”,每月一期,到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共出八十五期,大约五十万字。《电子月刊》以内部交流形式,通过邮件发送所有会员。内容包括:文学信息的交流。诸如,征文,讲座,会员作品选登,文学评论,创作情况通报,会员新出版物和长篇小说完成情况,名家作品欣赏,创作体会谈等;另外,还有协会有关信息。诸如,新会员入会消息,新老会员来信,会员心声和意见。《电子月刊》受到了会员们的欢迎,成了大家不可缺少的“信息带”。博客“文萃”(作家协会)也在同年创办,成了文友作品的展示平台。二零一四年,协会的官方网页正式开通。 作为一个文学团体,在海外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在一九八零年代末到九零年代,移民海外的大多是来自大陆的学生,国内发展还没像今天这样富有,大多数移民没有足够的生活来源,读书,打工加上不同文化的冲击,他们要真正用心写作是极不容易的,这就造成了作家协会成长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协会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团体,会员是松散的关系,因为工作就业和迁徙,常常出现会员人数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文学团体是非牟利组织,没有任何经费,所有活动开支,都必须协会自己想办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坚持一份热爱,坚持一份写作,都是需要勇气的。当然,协会之所以能走到到今天,也有着它生存发展的必然原因。一是,面对一种全新生活的冲击,移民的心灵需要拯救,人们要回答站在两个极板上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我们是什么人?加拿大人么,中国人?这是一种被推到极点上面对的现实。二是,生活的漂泊,把孤独,思念和爱,凝聚成一种话语,我们需要说话,是情不自禁的。那些年,团体虽然是松散的,但是协会从来没有丢失了组织;写作虽然是零星的,但是会员也从来丢失了写作。三是,我们的组织不仅仅只是写作人的团体,面对漂泊的生活,协会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使组织变成了一个充满纯洁和爱心的地方。协会没有是非,不搞个人利益和互相争斗,会员们感到的是阳光和欢乐。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新一代移民的到来,给协会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时出现了一些独立写作者,成为魁北克华人文学的组成部分。由于生活和经济的改善,写作群的稳定性变的更高了,会员的年轻化更显突出,作品的多样性也是创作的另一个特征。同时出现与协会没有关系的独立写作者,他们也成为魁北克华人文学行列中得一员。到了二零一四年,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已经发展成近六十人的文学团体,用会员的话说,是协会最兴旺,也最有活力的时期。我们不仅有了热爱文学的友人,而且,有了思想活跃,写作精深的作家。
个人分类: 述评,随笔|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请分享一个连接“ (玩微信玩出的诗)
远山的南 2015-1-16 16:40
“请分享一个连接“     (玩微信玩出的诗)
(图片:手机拍摄。) ”请分享一个连接 ” (玩微信玩出的诗) 其实,我已经得了微信渴望症,做梦 都在惦记。醒来憋着一泡尿 也要先查信息。你看 一个脑袋已经亮在那里 请分享一个连接 醒来必看,要不一天都无法工作 看完你会感悟一生。他的一句话 让十三亿还多的人都哭了 这个人真写得出来,太有才啦 哭的人看完就笑了,连你的仇人都对着你笑 另一个头也伸了出来。大亮着眼睛 请你转一下,哪怕一个人。上帝会感恩你 感恩就那么简单,用手滑一下,世界都幸福啊 不要相信只有我在赚钱。太火了,就动一下指头 你的衣口袋就变成钱包,太太经典了。打死都不要删 就花一分钟看一下,你的命运就会改变 接着又亮了几个头,呲牙咧嘴 我醉了。竟然有比美人鱼更漂亮的鱼,在你的身边 惊呆了。史上最震撼的床上艺术,就在 中国。好车费油,好女费肾,好男费腰 必须要看。看完这个女人的心,你绝对沉默了 今天才发现全中国最厉害最可怕的女人,竟然 是陈鲁豫。做人要低调啊,否则她采访你 微信里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个女人说 绝密。看完了想死都死不了,活 也不知如何是好 鸡蛋非吃不可,如何吃 决定你的一生健康。生吃。煮吃 煎吃和黄白色那个先吃,太有考究了,看啊 科学的名字就叫道理 你每天吃几瓣大蒜,红皮还是白皮的。传爆了 不看,太失误啊。送个感叹号提醒你 亲,你转了吗,奇闻哦。一个屁竟然 被写成一首诗。转了几千次,不转就落伍喽 它给你带来欢乐。信不信,我都笑死了 再笑也要看,肚子笑成海绵了。真是 练到腹肌啦 高雅的东西咱们欣赏不了,我不喜欢 毕加索。喜欢你就打开看吧 慈禧太后下葬全过程(珍藏版)哦 你能看到是你的福气。故宫都找不到 请看一篇要命的文章,赶快看呀。可能 五分钟后就删掉了。出大事了 活着要认真看,死了也要细致看 新年刚过,我已经受不了。一个吻 让全世界的圈里人都懂爱了,震撼心灵 准备一张手纸擦洗热泪吧。你舍得 放下手机吗 2015 年十大预言出炉了,亮丽登场 看吧,谁先看谁有福。看了以后 你就彻底的,我就不说了 我透心地看着,已经瘫倒在床 我的想法和愿望都可以在这荧屏里 实现。还需要去工作吗。我必须 看下去。你们也来看,十万个 全知道。百万个全明白 请分享一个连接,低下头 看标题。看内容。看道理。看传单 看谣言。看心情。看离奇。看时间 看手指。看荧屏。看我所需。看一块 明亮的豆腐
个人分类: 文学,诗歌|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小心!”
热度 2 远山的南 2014-11-9 09:21
“小心!”
“小心 ! ” 小小说 郑南川 小倩搬进新家了。 她进家门要通过三层台阶,是用那种漂亮的水磨石镶成的,很“水粼”,也很平滑。每天她都从上面走过,有时低下头,还能隐约看到自己的身影。 这天,小倩还没有下班就接到丈夫的电话,“倩,开始下雪了,我发现家门口的台阶特别滑,到家时一定要小心啊”。他要说的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小倩“咯”地笑了,“就这么三个台阶,至于你这么担心吗”?丈夫说,“提个醒,你注意了,我也就放心了”。一个月前,小倩因为摔跤,引发了心绞痛,这事让他担心不少。 晚上,小倩透过窗子看见丈夫下班回来了。只见他从车里拎出一袋盐,家都顾不上进,顶着飘然的大雪,清扫起台阶来,接着又把盐撒在上面。小倩拍打着窗子,摇晃着手,要他进家,可他根本就没理会。进门后,见他喘着大气的样子,小倩说,“工作一天,晚上又不出门,再说雪还没有停,干嘛还在外面清扫呢”。阿兰笑了,“清扫一下总比不清扫好吧”。然后用手指点了一下她的头说:“你可要记住两个字:小心!”。 第二天醒来,阿兰把头挤进小倩的怀里抱着她说,“记住昨晚跟你说的话了吗”?“什么话?昨晚没说什么特别的话呀”。小倩真的一时想不起来了。他说,“就是‘小心’这两个字。你上班是开车,路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出门口的台阶实在太滑,真要特别注意呀。”小倩听着,觉得心里一热,使劲吻了一下他的头。 这天小倩出门发现,台阶确实很滑,好在丈夫撒了盐,要不,还真是危险。 周末了,小倩在家收理衣物,阿兰就出了门。等他回来时,门口的台阶上已经被贴上了一条增加摩擦的胶布。小倩说,“就为这三层台阶,花这么多的心思,还不放心,你就图一个让我‘小心’吗”?说着,眼眶里溢出了水。丈夫站在一边笑了起来,“那可不是吗,你的病是摔不起跤的!”说着,一把搂住了她。 “小心,”这两个字就这样刻在了小倩心里。 周一上班了,早上小倩一出门就发现,三个台阶上的胶布不见了,而是铺上了厚厚的地毯,走过时根本就不要再“小心”了。午饭时,她接到了丈夫的电话,话筒里听见他的声音,“让你‘小心’,还是不放心。我真傻,早知道铺上地毯,一切不都解决了吗”。说着,电话里传来一阵笑声。小倩紧紧握着电话,久久地亲吻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个人分类: 文学,小说,|28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再高一点,再远一点”
热度 1 远山的南 2014-11-7 23:04
“再高一点,再远一点”
(图片:网络。) “再高一点,再远一点” (“ Un peu plus haut un plue pus loin ”) 作为外乡人生活在魁北克,自己都不敢相信,如今我已经成为这个新土地的“粉丝”,而且,油然而生着一个新魁北克人的自豪感。由于对文化的兴趣,我发现这块不大的土地上,有着最优秀的艺术家和人才。二十多年前,魁北克似乎还没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电影,可是在之后是十多年间,这里产生出了奥斯卡获奖电影,累次获得竞选作品;走出了 Celine Dion 这样世界顶级歌星,魁北克在我的眼中,他们不相信“眼泪”,不相信“孤独”,只相信实践,相信自己与现实,相信魁北克的路就在魁北克人脚下。 我对魁北克人的自豪情绪,曾经定格在 2008 年魁北克建城四百年的庆祝会上。魁北克著名诗人 Jean-Pierre Ferland 在 1969 年写的一首歌曲“ Un pue plus haut un pus lion ”(再高一点,再远一点)演唱成功,打动了所有魁北克人的心。可以说,这首歌让魁北克人找到了极大的凝聚心,作为“外乡人”,我看到了魁北克人的勇气和自信,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很多歌手唱过这首歌,而 Celine Dion 和 Ginette Reno 的配唱,使这首歌达到了顶峰,人们感动于演唱的大气,气势和激越;感动于艺术家们的合作与强烈的爱。二零一零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被选为主题曲。并由加拿大歌手 Garon (歌剧《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的演唱者)重新演唱。 Jean-Pierre Ferland 写的这首歌曲,在歌词方面,写出了一种层次的超越,从“高一点”,到“再高一点”再到“生活很灿烂”,写出人生的向往和境界,唱着如同正走向远方。现载录片断: Un peu plus haut, un peu plus lion (再高一点,再远一点) /Je veux aller un peu plus lion (我想走得再远一点) /Je veux voir comment c’est, la-haut (我想看看那高山之巅) /Garde mn bras et tiens ma main (保护好我的手臂,抓住我的手腕) /Encore un pas, encore un saut (再跳一步高,再走一步远) /une tempète et un ruisseau, prend garde! Prends garde:J’ai laisse ta main ,attends-moi la-bas: Je reviens (经历一场风雨,跨越一条渠岸,小心,小心,我已经松开了你的手,在那里等我:我会凯旋) /C’est beau! C’est beau! Viens voir ici comme on est bien (真好看!真好看!请来这里看一看,我们的生活很灿烂) /On est haut, oh! Comme on est bien (我们在高处,啊!我们的生活很灿烂)。 想起 Jean-Pierre Ferland 的歌,就想起作为一个新魁北克人的自豪。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创造移民生活的支高点,走的“ Un peu plus haut, un peu plus lion ”。
个人分类: 文学,诗歌|2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新加拿大人文学”的概念之我见
热度 4 远山的南 2014-11-4 20:37
“新加拿大人文学”的概念之我见
(图片:魁华作协2014年出版新书) “新加拿大人文学”的概念之我见 郑南川 在国外生活二十多年了,从事华文文学的组织和实践活动也有十多年了。作为新加拿大人的文学写作者,我对海外文学,特别是作为加拿大人的移民文学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魁北克华人华语在草根写作中成长的路,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我们的文学既是加拿大的,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华文文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是一个国家文学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在逐渐清晰地证明,移民文学与主体英法文文学有着不同的特质。 关于“新加拿大人文学”的概念 加拿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文学的概念一般指不同于主体加拿大人(本土英,法籍),而是其它外来人的文学。这种文学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出自移民之手;二是有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三是内容直接涉及到移民生活本身;四是文学可能偏离主体文化的精神;五是直接延续输出国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内涵。所以,移民文学严格的讲,是加拿大文学的“边缘”部分,甚至可能脱离本土文学,成为输出国文学的延伸或输出国文学的部分。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移民文学的概念会“混淆”了本土文学的特征,而“误解”为加拿大文学。例如:很多移民后的写作者,写了大量的游记,观感和生活随笔,尽管他们已经生活在本土,但事实上基本没有进入本土社会和文化的门槛,很像一个“观赏者”和“外来人”在评述着眼前的事件,在更大意义上,是站在一个自身文化历史的理解上看别人,他们笔下的叙述本质是严重缺乏“文化认同”的,或者说根本就缺乏生活的过程。当然,个人思想的转变,确实存在着时间过程的不断理解和认识。再例如,移民写作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延长”原居住地生活的写作,把新生活的故事写成“创业史”,“辛酸路”或者“中国文学的域外情结”,早期的“北京人在纽约”的写作就是最好的代表作。延续到今天,写富二代海外经历和中国人海外生活的扬眉吐气等等,这些都很难认定为是加拿大移民文学的一部分。有一个很简单和很重要的理由:我们的移民写作者,没有从本质上置身于加拿大人的精神和情结中,以加拿大人的命运关联在一起,写我们在新国家中的命运。 “新加拿大人文学”的概念,应该具备下面的主要特征 首先 ,写作者要有相当一段新加拿大生活的体验(或经历),了解和认识新生活的基本特征和方式(时间意义)。简单地说来,物质决定精神的概念是适用的,感受是重要的,自身文化的感受和对新文化的感受需要一个“公正”理解的过程,而不是用自己文化的意识取代对现实全部的理解。 其次 ,要在思想上(世界观)很好地解决一个“文化认同”问题,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主人精神,放弃外来人“情绪”,站在一个加拿大人的位置上写作。我们身边的很多写作者,他们始终紧抱着中国式的认同看加拿大生活,即使在海外生活多年,仍然是一个“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化,观点仍然是中国化的;二是的主观精神要体现出加拿大的价值精神,文学的思想同样要有加拿大的价值精神。例如,如何从中国式的文学观中找到加拿大文学观的价值,中国文学倡导写人与人的活动,人与人的斗争,这对于加拿大写作人来说,似乎是不可理喻的,这里更多地是写人性精神,写自然与人的结合和人的精神追求。那么,作为移民的加拿大人是如何在改变和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呢(思想意义)。 第三 ,要跳出“中国文学的域外情结”,把海外文学写成中国文学的延续。我们不否认文学的海外“延续”,也可以叫做“华人文学”的一部分。但是,另一部分则是加拿大文学特征的华人文学,写的是华人融合于的加拿大的生活,或者说是加拿大意义上的移民生活,这种生活有着新加拿大人“质”的特征,他们的生活在文化,历史和思想意义上有“新”的变化,是加拿大文学的“边缘”部分,是中国读者感到不同和“异样”的加拿大中国人的生活。 创造一个新的写作氛围也很重要 写作者要放开自己的视线,深入本土生活实践。特别要敢于放弃中国式“奋斗史”的写作模式,充分地意识到新生活的思维领域的广阔,例如,思考人性意义的生活体验,自然存在的美妙创造,科学与幻想的新思考。根据移民生活的特点,可以寻找“边缘文学”中的不同特质,写出加拿大少数民族中的移民文学的另一方面。 “新加拿大人文学”是特指移民文学而提出来的,主要争对加拿大移民写作者,加拿大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与“新加拿大人文学”没有关系。
个人分类: 述评,随笔|4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清晨 (短诗八首)
热度 1 远山的南 2014-11-3 22:18
清晨    (短诗八首)
清晨 (短诗八首) 醒来 哦,睁眼就看见我们 那幸福的感觉。我的唇正含着你桃红的嘴 这照片是我醒来的每一个早晨么 刷牙 故乡的玉米白白的,移植它乡还这样 爷爷说保持传统植被,每天管好。张嘴 看看,我猜测是遗传 洗脸 看这幅画,山顶上丛草茂盛,下面 还有迷宫。做物业的,别忘了 去看那片深深的海,多么有情 他在恋爱中吗 着装 你穿的那么花哨站在窗前,嗲嗲地叫着 不就是一只小小的鸟。你喜欢帅哥吗 飞呀,等我驾着奔驰追你 早餐 一块面包,一个鸡蛋加一杯牛奶 转眼之间,那块土地就挖开了,太阳 也缺了一半,时间真快。驱散了那片厚厚的白云 只剩下晴空万里 再见狗狗 摸着它的脑袋,亲爱的我走了 “嗯,嗯。”别忘了买一个肉包子回来 它用尾巴反复画着那个圆圆的包子 背包 这是一个工作的“沙龙”。钥匙为工作开门 电脑是业务的窗子,笔留下思想的手稿 那瓶香水吵着也要去。宝贝,你是爸妈的粘粘剂 带你去,老板会炒鱿鱼的 出门 翻开那一页,就是外面的世界。这是 一本书吗。让我读懂,安一个家 把老爷子带出来看看
个人分类: 文学,诗歌|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海外华人文学的成长与华人历史
热度 2 远山的南 2014-11-3 01:44
海外华人文学的成长与华人历史
海外华文文学的成长与华人历史 近一两年来,关于华人历史研究和历史资料的收集,已经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在中国以早期华人修铁路,开洗衣店为特征的的华人“历史”;以台山,广东移民创业为主体的华侨史;以及香港移民大迁徙为代表的移民热潮,曾经是移民研究的带“符号”。而今天,中国移民史的内容已经扩展到文化,艺术,人文等等方面。 最近在加拿大,温哥华黎全恩教授,政评家丁果,作家何贾葆蘅三人合作出版了《加拿大华侨移民史》( 1858 —— 1966 ),立足于新的角度,“ 这本通史运用的史料,打破了以往移民史只讲早期铁路华工贡献、华人遭歧视等「扬善隐恶」的做法,而是从全球移民视野,通过皇家委员会的史料,还原华社当时的真实面貌,为 当代加拿大华人移民史填补了空白”。在文学史方面,中国一直在筹划和运作大卷部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目前中国与海外文学交流史的计划正在撰稿之中。应该说,华人生活和历史的变迁,已经成为眼下的热门研究话题。 对于更多人关注华人文学历史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当把握住几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要客观认识华人文学的“历史性”。华人文学的历史到底有多长,该如何认识?客观地讲,华人文学(移民)的历史是很有限的,最早期的文学,其作品和作品内容的局限性也很大。“热闹”起来的华人文学,在短短的历史上几乎没有。所以,收集华人文学史资料,更要客观,要意识到华文文学的“初级性”,还要找到其特征,而不是采用一贯性的方法。二是华人文学的收集,一定要注意到它的“不同性”,包括不同国家,地区,甚至文学的不同特质。例如,在加拿大的华人文学就呈现出四种状态: 1 ,早期华人文学,以老华侨的传统教育下的华人作家“特征”,包含着写作的某些“局限性”(以唐人为主体的文化特征); 2 ,以当地语言写作,率先跨入主流社会的文学,例如,魁北克华人作家应晨的法语创作,和她文学特征,已经被加拿大文学所接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当然是少数); 3 ,文学著作出版于中国香港和台湾,又在三地“发孝”成熟的华人作家。这是主体。在这些作家中,存在着部分作家的“中国化”问题,虽然属于海外文学,但是,有的写作很中国化,文学思维的中国化和文化认同的“僵硬化”,使一些作品缺乏海外文学的特征; 4 ,试图以“新国家人精神”写作,文学作品出版于海外的作家。他们开始意识到文学的边缘性和写作的独特性,在尝试自己新国家的“特别”文学。三是收集华文文学史,一定要找到他们文学可能的发展未来,找到这个文学的走向,而不是仅仅收集资料而已。 目前,由中国国家人文发展计划出版的《中国与加拿大文学交流史“(暂定),据说已经完成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出版。从收集资料,特别是魁北克华人文学资料的收集来看,两年过去了,记录文学史中的东西已经变化,新的文学活动和资料在大步增长。这本书的价值意义也自然减少。两天前,作家贾葆蘅女士与我联系,寻找最新魁北克华人文学的资料,他们将在下部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中加入魁北克华文文学的部分。这是一件惊喜也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会尽可能好地提供有关资料,帮助他们的工作。 作为魁北克的文化群体,魁北克华人人文历史面临挑战。我们该做的事很多。简单的讲,本地报业应当成为积极的行动者。因为“记录”就是历史,他们是否也一直保留着那些珍贵有价值的史料,图片和文件。据说前段时间“永兴隆面厂”老人离开,厂家丢失了很多厂史和发展史料,后人忽略了父辈历史,不再关注曾经是中国人的过去。这是十分遗憾的。今天中国移民的成长,已经走到了必须关注自己历史的台阶上,不关注,不重视,就是对自己文化的“反叛”,是缺德的。也许是因为学习历史专业的缘故, 2010 年魁华作协度过十四年春秋的时候,协会写了一篇记录协会成长的专门论文《一段移民文学成长的道路》(魁北克作家协会十四年发展概述),那篇文章花费了一些时间,写得辛苦,发表后成了后来很重要的史料“蓝本”,这是我当时没有想到的,《中国加拿大文学交流史》和中国学者的关于魁北克华人文学研究论文,从中找到了第一手的资料,对我个人来讲,感到十分欣慰。 这些年的文学“生活”,让我们感到幸运。因为我们出国后找到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是最初的魁北克华人文学爱好者,又一步步走上文学路,并开始了一段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文学史”历程;因为我们的坚持,又一步步走上了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在加拿大这个多元和自由的国家,找到了“位置”,写出生活的书,成为作家,出版者,发行人。真是梦想成真。我从内心里感动于新的国家,感动于自己的坚持和选择。最近,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罗大使写信,祝贺我们新书出版,他写到:“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心灵的纽带。是至今日,旅加华侨华人已有 140 多万,中文已成为加拿大第三大语言。我们希望并相信郑先生和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中文文学创作,弘扬中华文化,为增进中加两国人民间了解和友谊做出新的贡献”。我们的写作不仅仅是文学,更是历史,要告诉后人,华人的路和他们的文化。
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4-27 02:43 , Processed in 0.043085 second(s), 24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