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tag 标签: 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大数据时代来临 数据专家紧缺 人才供不应求 attach_img 电脑电讯 news1 2014-11-11 0 828 news1 2014-11-11 17:00
详解加国大学排行榜 attach_img 学在蒙城 news1 2014-11-16 2 1199 rong 2014-11-17 07:53
教育是中国最大的假冒伪劣品 ( ZT) 人在魁省 9494 2014-11-28 0 360 9494 2014-11-28 21:51
象妈对虎妈 美再掀教养论战 attach_img 育儿话题 news1 2014-12-8 1 1011 ssbhxxlinda 2014-12-10 09:39
凯亚,说好的12个学分呢?有图有真相! attach_img 学在蒙城 也难如钩也难圆 2016-5-17 2 403 merkava 2016-5-18 15:00
细思甚喜,2016魁省中学排名炸锅了! attach_img 育儿话题 律政江湖 2016-10-29 21 4408 snowname 2017-1-10 21:10
如何养出优秀孩子?巴菲特和盖茨分享秘诀 attach_img 学在蒙城 news1 2017-12-7 0 556 news1 2017-12-7 12:05
【IU爱优教育】想学英语却无计可施?日常英语班&雅思班免费试听等你来!!! attach_img 学在蒙城 IU爱优教育 2017-12-14 0 1 IU爱优教育 2017-12-14 17:27
【IU爱优教育】 雅思英语今日之星闪登蒙城:雅思愁?找爱优!!! attach_img 学在蒙城 IU爱优教育 2017-12-14 0 3720 IU爱优教育 2017-12-14 17:40
【枫叶学院】**文化综艺夏令营火热报名中!!! attach_img 学在蒙城 枫叶学院. 2018-4-29 13 3177 枫叶学院. 2018-6-2 12:10
【新起点学院】招聘全科教师(全职/兼职) 蒙城招聘 新起点学院 2019-10-4 0 1654 新起点学院 2019-10-4 14:24
公益讲座:魁省高中和安省高中教育比较 attach_img 同城活动 Duke2020 2019-12-9 0 1175 Duke2020 2019-12-9 12:20
蒙特利尔地区中小学家长群 attach_img 学在蒙城 springfall 2021-2-2 3 446 springfall 2021-4-8 15:48
加拿大留学PK美国留学 attach_img 育儿话题 校园教育 2022-3-24 0 2 校园教育 2022-3-24 17:06
加拿大留学PK美国留学 学在蒙城 校园教育 2022-3-24 0 1 校园教育 2022-3-24 17:08
加拿大留学PK美国留学 签证移民 校园教育 2022-3-24 0 1 校园教育 2022-3-24 17:09
青少年英法语学习,知识动画资源 育儿话题 igroupbuy 2023-2-1 3 379 igroupbuy 2023-2-11 18:59

相关日志

分享 带孩子学中文,耐心是必须的,关键还得有靠谱的方法
热度 1 Janeh 2020-3-19 01:37
最近在新加入的的少儿中文学习分享群里看到了很多宝妈的经验,也学到了很多干货,我也把一些实用的部分也摘选下来了。 ✏ ️ 1. 拍苍蝇小游戏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不仅能增加趣味性,更是辅助记忆最有效最理想的方式。尤其是对于胜负欲很强的孩子来说,还可以可以使用竞赛机制。 比如将孩子最近所学的六个汉字或词语书写在黑板上(家里也可以准备小白板或者书写用的白纸),通过 “ 拍苍蝇 ” 的小游戏,检验孩子的识记效果增加孩子的识记速度,由家长喊 “1 、 2 、 3 ,开始,家长指黑板上的任意一个汉字,让孩子快速认读,认读完所有的汉字后,看孩子所用时间为多久记录下来。 之后,由孩子读黑板上的任意一个汉字,家长来快速地指(当然,为了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减少孩子的挫败感,我们可以适当放慢速度),指完所有的汉字之后,记录所用时长。如果孩子使用的时间少则孩子获胜,她可以获得一份奖励(这个家长可以定是一个小玩具或者是孩子喜欢吃的一份食物)。这样的小游戏不仅能够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增强汉字和知识的识记效果。 ✏ ️ 2. 头脑风暴 这个游戏针对汉字识记数量相当的孩子。同样使用竞赛机制,看偏旁说汉字,如说出 “ 木 ” 字旁的汉字,进行头脑风暴,比赛谁想出来的汉字多。这个游戏不仅可以活跃气氛,也是我们中文课堂上,教师检验学生对于以前学习知识的掌握和消化程度。这种方式同样在家里,家长们也可以带着孩子一块儿做。 最近尝试用了这两个小技巧,我家宝儿的中文学习确实参与度比之前高了很多,果然孩子对于玩游戏有着不一般的兴趣点。比我平时催着喊着搞学习要靠谱多了。今天练习完后,冰,林,凉,松,都能认出来了,让我欣慰了很多,明天我们再继续操练。大家如果有想加群的,可以加我微信(doudoukevin2)哦~
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维多利亚为了感谢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同时回馈华人社区,将于7月22日举办蒙特利尔分 ...
Victoria88 2017-7-9 15:37
维多利亚教育集团及蒙特利尔分校简介 1999-2017 维多利亚教育集团18周年来兢兢业业服务华人社区,提供 IT、会计、金融、数据分析、英语、简历面试等专业就业及提升培训,帮助上万同胞加国就业成功,实现职场梦想! 多年来,蒙特利尔的华人同胞长途跋涉来总部多伦多上课,在众多学员的强烈要求下,2015年维多利亚教育集团在蒙特利尔成立培训中心。 2015-2017,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维多利亚教育集团已经从 IT、会计、分析师、金融、电工、口译员等诸多方向帮助满地可华人重塑加国就业之路! 两年来,维多利亚教育集团蒙特利尔分校接待了近千名华人移民和留学生。维多利亚的老师们远途跋涉,虽然辛苦,但我们很高兴的是73名SAS学员全部考出两级证书,其中有17个学员经学校直接推荐已经在多伦多和满地可找到数据分析工作,我们11名CSC证书学员考出证书,我们口译16名口译学员考出证书......维多利亚蒙特利尔分校为华人社区融入主流获得加国美好生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也获得了众多学员的喜爱和好评。 维多利亚蒙特利尔分校第一期“会计就业班”学员 Ken,课程尚未结束,仅仅四周就成功找到会计工作! 维多利亚蒙特利尔分校第三期“SAS证书经验班”学员合影 维多利亚蒙特利尔分校第一期“口译员证书班”学员合影 维多利亚蒙特利尔分校第一期“CSC证书经验班”学员合影 维多利亚蒙特利尔分校“电工证书班/电工实战班”就业公益讲座 维多利亚蒙特利尔分校第一期“大数据/Data Warehou”就业公益讲座 华尔街金融投资专家 Bill Ye 老师满地可金融投资讲座座无虚席 维多利亚为了感谢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同时回馈华人社区, 将于7月22日举办 蒙特利尔分校成立两周年庆典 时间:7 月22日(周六)1:00pm - 9:00pm 地点:2015 Rue Drummond, Suite 658, Montreal, H3G 1W7 订座电话: 514-225-1166 or 1-855-665-1888 【活动内容】 1. 1:00pm-2:30pm维多利亚蒙特利尔分校成立两周年庆祝活动 每位参加活动者均可获得精美纪念品,先到先得,送完及止! 2. 2:30pm-4:00pm 成功学员经验介绍 邀请蒙特利尔校区SAS、会计、金融、IT、电工、口译等成功就业及考证学员经验分享 3. 4:00pm-6:00pm 大型加国金融行业职业规划及银行求职简历面试! 【主讲人】Ms. Anna, 23年加拿大五大银行高层工作经验,现任 CIBC Senior Manager。 4. 6:00pm-7:00pm 提供免费晚餐 5. 7:00pm-9:00pm 大型 IT/分析师行业职业规划及分析师求职必会的软硬技能! 【主讲人】Mr. Jay, 21年加国五大银行及政府等世界500强大公司高层工作经验,现任安省省政府 IT Senior Consultant。 热诚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及新老学员参加! 现场赠送精美礼物,提供免费晚餐!
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FACEBOOK到GOOGLE: 分享我儿子WATERLOO大一的骄人业绩
热度 2 大中 2014-11-16 11:51
儿子,好样的 ! 一年来我家儿子成了家里的主话题,放弃麦基尔大学,移居滑铁卢,丢下家里的舒适生活,去闯荡陌生的城市,继而好消息接踵而来,北美比赛大奖,把平面手机送给妈妈,第一年就经层层筛选进入脸书公司实习,还邀请我们去西雅图看他,他特意要我们睡他能俯瞰湖滨的大床,他自己打地铺,我们全家去了他公司享用免费 3 餐,目睹了他们上班,娱乐,休闲互为一体的弹性工作。上周他应邀请去都柏林参加了全球软件高峰会议,在名人大佬中游玩,有趣的是不少公司主动与他联系 offer 他。而他刚满 20 岁,真是前途无量。 更为感到动的是他已被硅谷公司录取明年上班,而为了我们和家里的宝贝狗狗,他放弃高薪,着意回蒙,最后竟被谷歌蒙特利尔录取,明年我们全家团圆了。 脸书,谷歌,这些当代响当当,令人仰慕的公司,我儿子竟然在一年中都破门而入了,如鱼得水。。。我寒窗数载,奋力打拼,一年中他就超越了我。可悲可喜。 儿子,老爸老妈为你骄傲! 我的联系邮 箱: PZHANG8@YAHOO.COM Fiston, mon chapeau! Depuis un an, les bonnes nouvelles se succèdent chez nous. Si je comprenais mal il y a un an, pourquoi mon fils voulait laisser tomber McGill, je saisis mieux aujourd’hui la portée de sa décision stratégique. En effet, ne se contentant plus du confort requis ni de l’encadrement des parents, il décide de prendre son destin en ses propres mains à la conquête d’ailleurs. Son choix s’arrête sur: programme informatique de Waterloo. Car à ses yeux ce serait un tremplin incontournable pour sa vie professionnelle. En l’espace d’un an, il ne se contente pas d’étudier avec le professeur, mais bien au delà de la frontière de la classe. Motivation, passion, compétition et dépassement… constituent à mes yeux la source de ses exploits. 2 anecdotes inspirantes: il nous invite à le rejoindre à Seattle cet été à Facebook qu’il a arraché à la suite de 3 examens et 2 interviews. Il nous laisse dormir sur son lit d’une vue panoramique sur le fleuve, et lui en sac de couchage, il offre la tablette à maman, un cadeau trophée à la suite d’une compétition nord américaine. En déambulant dans les dédalles de son bureau à Seattle, on est enchanté de constater la maturité avec la quelle il communique avec son supérieur et collègues. Sans parler des repas à volonté 24 H sur 24H, le tissu culturel de Facebook est imaginatif pour ne pas dire unique : le babyfoot, la table de pingpong, les jeux électroniques, les cartes à jouer, etc, c’est un monde burlesque où le sérieux de travail se marie harmonieusement avec le plaisir et la relaxation dont les forçats de travail ont besoin, heureusement. Récemment il a été invité comme une révélation étudiant au sommet mondial Web qui a eu lieu à Dublin. Sans cravate ni suite de luxe, il a pu rapprocher les compagnies fortunées de web, grâce à ses stratagèmes de marketing, à la réputation de Waterloo, et bien sûr à son jeune âge de 20 ans. Qu’un avenir radieux lui réserve! Il y a 2 semaines il a remercié l’offre d’une compagnie de Silicone Vallée qui lui promet d’une compensation bien garnie, car il décide de revenir à Montreal, son pays natal car loonie( notre chien, son ami éternel) lui tient au chœur, papa et maman ont besoin de sa présence. Finalement il a été accepté par Google Montréal. Quelle nouvelle! Il n’est pas un prodige ni un Génie, mais ses efforts le couronnent: de Facebook à Google. Quel est le next? En un an, tu réalises ce que j’ai essayé d’accomplir depuis plus de 10 ans. Je prendrai la retraite, Hahaha! Bravo Andy, on est fier de toi! On n’attend que toi pour se réunir en famille à Montreal en 2015 qui s'annonce bien.
7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在北美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金刚锤 2014-11-6 13:27
在北美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中国博士毕业工作不好找,其实在北美博士毕业之后更难找,请读下面《扭腰时报》这篇文章。不久前, 媒体就国内国外博士待遇还有不少讨论, 一些人还不相信美国蒋继平博士的叙述。一个助理教授的位置,全世界公开招聘,往往上百博士申请。助理教授并不是都能拿到终身教职的,有人一辈子做副教授,反复申请晋升正教授,反复被拒,退休时还是副教授。中国改革开放之后30年出国留学超过200万,在海外做到正教授还不过1500人,那可不像国内有些大学发几篇SCI文章就直接为教授,博士毕业归国一二年就是教授。王天旭这样的人好高骛远,不做教授就不搬离大学校园。更有个别土鳖甚至土硕士、土讲师,还不知天高地厚,整天伸着舌头对海外教授与屈指可数几个海龟正教授评头品足,似乎统统不如他,大概他们从来不照镜子。 扭腰时报: 在美国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海外教育 REBECCA TUHUS-DUBROW 最近一个星期天下午,在曼哈顿上西城一家全食餐厅(Whole Foods)的长桌旁,一场月度会议如期举行。待所有人坐定后,组织者拿出一袋薯片放在桌子上,随即开始处理内部事务,比如募集捐款,但她并没有执意要求。“我知道你们有些人的处境不太好,”她说。 一位与会者回忆说,有一年她的年收入只有9000美元,日子过得很苦。“多年的贫困生活让我精疲力竭,”她说。她的邻座插话说:“阿门,我的姊妹。” 如果碰巧偷听到他们的谈话,或许你会惊讶万分地获悉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点:令人敬畏的学术造诣。围坐在桌子四周的,是一位历史学家、一位社会学家、一位语言学家和十几位其他领域的学者。大多数人拥有博士学位,还有几位或即将完成,或中途放弃。所有人都在研究生院苦读多年,但要么是出于个人选择,要么是因为客观环境,几乎所有人都未获得他们孜孜以求的终身教授席位,一位获得教职的幸运儿也萌生退意。现在,一个名叫“多面手博士”(Versatile Ph.D.),旨在支持博士生寻求非传统职业的团体让这些博士生齐聚一堂。 一轮自我介绍结束后,与会者三三两两地聚拢在一起,互相交流求职故事和技巧。一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研究古代宗教的32岁男士,身穿一件印有其雇主(一家财经网站)名称的T恤衫;他向一位即将完成论文的女物理学家宣扬这份工作的种种好处。目前在一家私立名校任教的历史学家,给一位最近获得美国研究学位的博士提供在哪里寻找招聘广告、如何包装自己的建议。这位毕业于2012年的年轻博士名叫亚当·卡皮塔尼奥(Adam Capitanio),近三年来一直在美国东北部寻找学术性工作,他至少已经申请了60份工作,但连一个面试机会都没有争取到。卡皮塔尼奥目前在一家学术性出版机构当助理编辑,正尝试着制定一项长期计划。“在获得这份工作前,我几乎快绝望了,”他说,“这份工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让我有时间弄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事情。” 卡皮塔尼奥博士的经历绝非特例。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2011年的一项调查,35%的博士学位获得者——43%的人文学科博士——在完成学业时没有签下就业意向书。有望走上追求终身教职这条路的博士预期不到一半。许多人自愿选择另一条路径,因为他们希望获得更高的薪水,更直接地接触世界,而这些东西似乎是撰写专著和终身教职委员会所不能给予的。 亚当·卡皮塔尼奥,密歇根大学美国研究专业博士。工作:博格翰图书公司助理编辑。卡皮塔尼奥博士读硕士时的专业方向是电影研究,总共在研究生院学习了九年。他说:“读到一大半时,我才意识到就业市场有多惨淡。” Kirsten Luc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尽管博士毕业生数十年来一直面临类似的就业形势,但在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着把博士学位和令人满意的非学术性工作挂起钩来,甚至开始反思博士生教育的目的。“这个问题本身不那么新鲜,”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会长黛布拉·斯图尔特(Debra Stewart)说。“但我想说,出现现在这种反应肯定是前所未有的。” 除纽约以外,包括费城、芝加哥和洛杉矶在内的其他7个城市也组建了多面手博士小组。丰富的在线资源帮助博士们把他们的学术资历转化为个人履历,然后向非学术类雇主推销自己的技能。这些曾经的学者可以在 《学术复苏编年史》 (Chronicles of a Recovering Academic)和《前博士汇聚地》(Dr. Outta Here,需警惕淫秽内容)等博客上找到同道中人。 变革的精神甚至已经开始在象牙塔内部扎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去年春天举办了一个名为 “超越学术界” 的会议,邀请从咨询到生物技术等各类领域获得成功的博士发表主题演讲。纽约市立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研究生中心也计划举办类似活动,该中心于今年2月份成立了一个 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办公室 。 在人文学科,这一问题尤为迫切。对于STEM学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博士生来说,产业界早已是一个可行的就业选择。但研究俄罗斯文学或中世纪历史的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并没有多少显见的职业选项。甚至在大学校园内部,他们也经常面对各种质疑其专业意义的问题,更遑论校园以外了。 卡伦·尚顿,罗格斯大学哲学博士。职业:全美洲议会联合会分析员。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尚顿发现自己对从政的兴趣比谋求教职更大。 Matthew Stav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8月份, 学术交流研究所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stitute)发布了一份题为《脱离束缚的人文学科:支持终身教职之外的职业生涯和学术研究》的 报告 。首席研究员卡蒂娜·罗杰斯(Katina Rogers)在这份报告中探讨了一个方兴未艾的概念——学术替代性职业(alt-ac)。这一术语及其Twitter话题标签已经获得广泛传播,除了受聘于政府机构的历史学家和博物馆馆长等非学术性工作之外,它还可以指代非教学岗位的校内工作,比如行政人员和图书管理员。 罗杰斯博士认为,学术替代性职业与其说是一个在哪里工作的问题,倒不如说是一个如何工作的问题——“如何凭借最初让你产生读研冲动的那股求知欲,运用诸如研读文本、探究历史和书面论证这类与从事学术研究相同的技能,完成手头的任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称赞这个新词为通常悲观的替代性职业讨论注入了一股“正能量”。学术替代性职业风潮认为,非学术性工作并非万不得已的备用计划,而是双赢选择:博士生能够依凭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技能应对一切挑战,而不是继续蛰居在象牙塔之中。 卡伦·尚顿(Karen Shanton)曾在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sity)探索无意识的认知过程,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但她目前就职于为议员提供超党派分析的 全美州议会联合会 (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Legislatures)。 美国学术团体协会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给予她一份为期两年的研究员职位。该协会在2011年创建了一个公共研究员计划,以帮助人文和社会科学博士生进入非营利性和政府机构工作。 尚顿博士表示,博士教育经历“绝对”有益于她的工作,因为除了熟稔大脑运行机理知识之外,她还可以发挥自身的写作和思维技能。“这的确是一份非常棒的工作,因为它具有学术性工作的许多好处,”她说。但“政治类工作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她目前的工作重点包括拟定选民身份法律。 卡罗·于维安科,纽约大学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博士。职业:创业。于维安科在攻读博士期间,建立了初创公司InSchool Apps,在学校孵化器的扶持下,他开发了一个用于解释路易斯电子式的应用软件,该应用已被下载4万次。 Michael Applet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虽然学术替代性职业的前景相对乐观,但一些心灰意冷的学术界难民欣然接受了他们所称的“后学术职业”身份。一家名为 “如何离开学术界”(How to Leave Academia) 的网站最近发布了一份 《后学术职业生涯宣言》 ,其基本取向是,“坚信目前的体制是有缺陷的、残忍的、不可持续的,因此不可能直接参与其中。”这种观点认为,博士项目使用虚假的承诺,引诱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最初是助教,然后是收入微薄的副教授,而所谓的终身教职只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 “后学术职业生涯前景劝阻人们不要攻读研究生课程,”这份宣言的作者劳伦·怀特海德(Lauren Whitehead)和凯瑟琳·米勒(Kathleen Miller)如是写道。此外,米勒博士还以笔名“神经衰弱的劳伦”(Lauren Nervosa)和柯勒·贝尔(Currer Bell,这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曾使用过的笔名——译注)撰写了一篇博文《我憎恨我的后学术职业:当你无法获得完美的后学术职业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她在文章中写道:“毕业,离开学术界,搬到一个新城市,开始一份新工作,然后憎恨它?嘘!让我告诉你——这很难让人觉得是一个成功故事。”2012年完成英国文学博士学位后,米勒博士无法获得一份学术性工作,她目前正准备创业,开展生涯培训事业。 在斯坦福大学,一些教授敏锐地意识到研究生院的开发潜力,但坚信它的价值。他们目前正尝试着鼓动有意义的变革。去年,该校六位教授撰写了一份引发热议的 白皮书 《斯坦福大学人文学科博士的未来》,建议重新设计课程,从而让人文学科博士为“学院内外各种有意义的,对于社会生产和个人都有益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同时建议减少攻读学位的时间——目前获取博士学位往往需要近十年光阴。 在这份白皮书的作者之一、德语教授拉塞尔·A·伯尔曼(Russell A. Berman)看来,承认这些切合实际的迫切需要是一种责任。“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一种智力事业,”他说,“但大多数参与者都处在一个他们也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年龄。”他补充说,“学术性就业市场非常羸弱,以至于各个院系的教职员工根本就不可能一切如常地开展教学工作。” 但他并不认同目前非常流行的观点,认为博士生太多了。“我认为,对于那些热衷于钻研某个主题的人来说,接受博士教育是有益的,”伯尔曼博士说,“我认为它也有益于社会。博士生能够以多种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这些教授呼吁斯坦福大学资助各院系设计替代性职业准备计划,并缩短攻读学位的时间。人文与科学学院征集相关建议,但予以响应的院系寥寥无几。与此同时,一些新建立的项目开始帮助人文学科博士在硅谷和高中寻找工作。 其他院校也在酝酿一些举措。整体来说,这些举措或许会逐渐改变博士生的预期。 虽然 纽约大学理工学院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无需应对与人文学科博士项目同样惨烈的存亡问题,但他们也开始尝试拓宽其博士候选人的职业选择。在过去几年里,这所学院已启动了两个孵化器项目,第三个项目也即将开启。这些项目为博士生提供场地、法律服务和营销咨询以促进创业。负责研究和技术事务的副教务长库尔特·贝克尔(Kurt H. Becker)表示,“相较于职业生涯基本上已经明确的博士后或助理教授工作,”这是“一条让博士生拥有更多掌控权的职业路径。” 实践网络项目 (Praxis Network)由八所大学的“数字人文”倡议行动组成,主要侧重于研究生教育。该项目注重培养博士生的合作、技术和项目管理技能,以帮助他们做好担当教授职位以外角色的准备。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 数字研究员计划 (Digital Fellows Program)的学生在第二学年,每星期需要花费15个小时参加一个选定的项目和相关活动。一位历史学家完成了一个名为“ 数据挖掘外交 :对国务院外交政策文件的计算分析”的项目。研究员还设计网站,并面向其他学生组织系列研讨会,所有这一切都与传统的人文专业学习体验——独自一人在书籍成堆的房间里埋头苦学——大相径庭。 “我们的确打算通过这些实验重塑博士生教育,反思我们传授给学生的技能,”该项目负责人,英语教授马修·戈尔德(Matthew K. Gold)这样说。 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人类学教授伊桑·瓦特拉尔(Ethan Watrall)负责运营隶属于实践网络项目的文化遗产信息计划(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cs Initiative)。“我尝试着消除博士生因无法获取终身教职而背负的污名,”他说,“这并不重要——谁在乎呢?开开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真正了不起的。” 他认为,研究生院的文化已经开始改变:“主要是因为对于改变,大家有着迫切的需求。” 不过,变革才刚刚开始。“学院是一艘大船,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转方向,”他说。 丽贝卡·图赫斯-杜布罗(Rebecca Tuhus-Dubrow)为纽约时报书评和《Slate》等媒体撰稿。
个人分类: 教育|6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 虎妈”之我见
热度 1 蒙城文苑 2014-11-6 10:43
“虎妈”之我见 作者:萧钟芳 最近围绕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掀起东西妈妈大讨论,我也想说说我的看法。中国妈妈是负责任的妈妈,往往恨铁不成钢,好多母亲要求孩子很严格,象蔡美儿那样教14岁的女儿苦练一首独奏乐章由晚饭时间一直练到深夜,不准她站起来,不准她喝水,不准去洗手间,叫喊到自己失声,女儿英文不好骂她“垃圾”,如果每天没有练一个半小时琴,就要毁掉她们心爱的玩具。再加上十不准规条,这样孩子还能生活快乐吗?尽管母亲是爱孩子的,但这是一种残酷的爱。 有些中国妈妈比较喜欢攀比,有时不顾孩子的特点,爱好,而自己制定孩子的学习目标,筹划他的未来,他的专业和就业,甚至干涉他的婚姻,生育和对下一代的教育等等,总之有的妈妈一辈子不撒手。孩子一生都生活在母亲的掌控之中,否则会被斥为不孝。所以孩子在家听父母的,在单位听领导的,这样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单位里的好职工,但却往往缺乏其主观能动性和应变能力,缺乏创造力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有发明创造的人才却很少,也该引起我们反思了。 象蔡美儿这样严厉的妈妈,孩子一般也能按妈妈的要求钢琴和小提琴弹奏得不错,功课也会学得不错,中国的初级教育的确比西方占优势,但不是全部优势,纵观美国二百多年的发展比中国五千多年的发展要快得多(当然因素很多),恐怕与东西方教育还是有些关系吧!虎妈的孩子们在优势中也失去很多东西(往往若干年后才能显现)。虎妈不准孩子约同学或朋友一起去玩,往往孩子容易变得孤家寡人,遇到问题容易想不开,同时也使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人究竟是社会的人,这种能力不可缺。虎妈还不准参加学校话剧活动,不准自行选择课外活动,不准弹奏钢琴和小提琴以外的乐器,我觉得这也不可取,孩子不一定在哪方面有天分呢!这样岂不是埋没了他们的才能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有一个学生,他们一家都不喜欢音乐,唯独儿子是个另类,对音乐有一种狂热,家里极力反对他学,认为他功课不那么好是因为爱音乐耽误的,但他父母没控制住,儿子总是偷偷地学,经常与别人切磋技艺,终于考上艺术系,现在大学里教钢琴和小提琴。反之,如果孩子实在不感兴趣,父母硬逼他学,孩子会感觉是一种痛苦,负担,会反感甚至走极端。在我出国前报上有一篇报导令我至今难忘:有一个五岁的女孩,母亲每天逼她要练几小时钢琴,孩子感到非常痛苦和无奈,有一天妈妈出门去,交代要她一直练琴。孩子觉得剥夺她快乐的罪魁,让她痛苦的就是这架讨厌的钢琴,于是她愤怒地举起一把刀,把钢琴砍坏,再一想,妈妈回来肯定不会饶他,于是她的头使劲撞向钢琴,后因流血太多而失救。还有一件曾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一个10岁的女孩,因没考好而遭父母打骂,于是她晚上跑到河边跳水而死。这些事我已看到多起,我不太愿意多写,感觉到抬起笔来很沉重。中国妈妈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无可非议,但物极必反,需要掌握个度,要让孩子快乐,有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愿望。中国妈妈往往管的很细,有一天我在地铁车厢里,车厢门打开了,妈妈从左边门进,儿子从右边门进,于是妈妈大声斥责儿子:“你这个笨蛋!为什么从那个门进,舍近求远?”但我看两边距离离座位是一样的,下车时,儿子只得跟随母亲从同一个门出。 在中国因为竞争压力大,父母总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急,往往有一些过急的言行而忽视孩子是很脆弱的,过激的行动容易造成他们身体上和心灵上的伤害,有的方面在他们一生中都难以消除。象蔡美儿这样的妈妈我看在移民中也不是太多了,(也许她的办法适应她的孩子,但不便推广)。她不是海外华人妈妈的代表。由于北美环境比较宽松,再加上政府对孩子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华人妈妈普遍接受西方的一些理念,而且他们又比西人妈妈更关注对孩子的教育,富于自我牺牲精神,非常舍得花钱培养孩子,哪怕经济不是多么宽裕也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一般不采取谩骂和强制手段。我在美国看到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华人家庭,夫妇俩人都在大学里教音乐,但孩子学钢琴和小提琴都是出钱叫别人教,妈妈只是提醒他们:该到老师那里汇课了,你练好了吗?于是孩子赶紧去练,我07年去美国时,第二个孩子才六岁,我参加了她的第二次钢琴独奏音乐会,十几首曲子背得很熟,她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她与比她大六岁的姐姐现在经常在教会,学校和社会上演出,姐妹两人相互伴奏,别的活动不反对她们参加,前年姐妹俩跟随老师带的一个大提琴小组前往洛杉矶参加比赛还拿了个金奖,而这并不影响她们每门功课都得A,圣诞节时听到妹妹参加全市的数学比赛还得了满分获第一名,姐姐还喜欢画画和芭蕾舞,还经常参加演讲比赛,现年六岁的小儿子,也踌躇满志地登台表演钢琴了,我看到孩子们虽然忙,他们却学会了更加合理地支配时间,逐渐学会掌控自己,并且很会寻找充实自己的机会。孩子的成长需要培养综合素质。 在蒙特利尔,我也听到几位华人妈妈并不完全赞成蔡美儿的教育方法,她们说我们会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会尽力培养教育他们,但如果最后仍然平庸我也能坦然接受。
2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哪个地方人最重视读书?
热度 2 金刚锤 2014-11-4 15:10
中国哪个地方人最重视读书?
读书是有种子的 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十三个年号,历时 296 年。自满人入关并迁都北京之后,共历十帝,历时 268 年。这 268 年期间,清朝共选拔过 114 名状元,那时候状元比现在院士金贵得多, 平均两年多才选拔一个状元,而现在每两年选举上百个院士。清朝状元的地域分布如下。 省份 人数 八旗 3 直隶省 4 江苏省 49 安徽省 9 江西省 3 浙江省 20 福建省 3 湖北省 3 湖南省 2 河南省 1 山东省 6 陕西省 1 四川省 1 广东省 3 广西省 4 贵州省 2 山西省 甘肃省 云南省 新疆省 台湾省 吉林省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上述事实说明:(1) 114个状元中“红后代”、“官二代”与“富二代”的八旗子弟总共才3个,说明大清的考试制度比现如今还是公平的,那时候作弊与后门几乎没有的。(2) 江浙人士占一半以上,而河南、四川虽是人口大省,却每省只有1人。 两院院士籍贯分布表 中国工程院 中科院 两院合计 1 江 苏 104 人   1 江苏 202 人      1 江苏  306 人 2 浙 江 91 人     2 浙江 167 人     2 浙江  258 人 3 广 东 38 人    3 福建 72 人     3 广东  105 人 4 上 海  37 人   4 广东 ( 含香港 ) 67 人 4 福建   101 人 5 山 东  37 人   5 湖南 46 人    5 上海  81 人 6 湖 南 34 人   6 上海 44 人    6 湖南   80 人 7 湖 北 30 人   7 河北 43 人    7 山东   77 人 8 福 建 29 人    8 山东 40 人    8  河北  68 人 9 辽 宁 27 人    9 安徽 33 人    9  湖北  61 人 10 四 川 26 人   9 江西  33 人   10 四川  55 人  11 河 北 25 人   11 湖北 31 人   11 安徽   53 在清朝时,上海属于江苏省,若把江苏与上海加在一起,两院院士就是 387 人。过去几百年的情况大概皆是如此。 去年《福布斯》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依据,被评为最富10大县级市的榜单中,江苏与浙江两省各占5席,瓜分了10个名额。最富有的县级市与排名分别是:义乌、诸暨、昆山、张家港、常熟、江阴、太仓、乐清、慈溪和上虞。 由此可见,文化是有根的,教育是有传统的。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 地域的文化、教育的传统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也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并且今后几百年可能也不会改变,这不是地域歧视。
个人分类: 教育|1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为啥中国人不怎么爱读书了?
热度 4 金刚锤 2014-11-1 21:17
为啥中国人不怎么爱读书了?
为啥中国人不怎么爱读书了? 本博主应邀发表于 齐鲁晚报 ( 2014 年 05 月 28 日)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 0.7 本,与韩国的人均 7 本,日本的 40 本,俄罗斯的 55 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而在这少得可怜的 0.7 本里面,甚至还可能包括青少年学生们最钟爱的教辅书籍,以及那些大行其道的励志书籍、商(官)场秘籍?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写过一本书 , 名叫《低智商社会》 , 书中说 : 他在中国旅行时发现 , 城市中满街都是饭店、按摩店、洗脚店、歌舞厅与发廊 , 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 15 分钟 , 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所以 , 他把中国归类为典型的 “ 低智商国家 ”,“ 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   中国城市越来越大 , 而书店却越来越少。人们不怎么爱读书了 , 所以也就不怎么花钱买书了 , 书店当然不会多。很多二三线城市 , 连新华书店都少得可怜 , 报刊书亭更是几乎没有。中国普通工人与农民家里几乎没书。中国各地中小城镇 , 最繁荣的行业就是饭店、打牌的茶馆、麻将馆和网吧 , 一个县城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中老年人每天在麻将桌上 “ 修长城 ”, 青年人和少年儿童除了看电视 , 就是上网聊天、购物、打游戏。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人少之又少 , 不少人已经弃读书如敝屣。其实 ,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 很多忙着拉关系找项目的学者也不怎么看书了。   我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 , 在欧美已经生活了 30 年。就拿加拿大来说吧 , 在地铁与公交车上随处可见捧着一本书读的人 , 超市里都有口袋书卖 , 公立图书馆十分发达 , 经常组织各种读书活动 , 工作日晚上与周末家长带孩子去图书馆是很多人的常态。据说 , 这个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是犹太人。在以色列 , 人均每年读书 64 本。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自己的孩子 : 书里藏着的是智慧 , 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 , 因为智慧留在你大脑里 , 是任何人都剥夺不走的。小孩周岁生日那天 , 父母在一本书的书页上涂一些蜜糖 , 让孩子去啃书 , 让孩子从此知道书中自有幸福的甜蜜。犹太人的书架只能放到床头 , 而不能放到床尾 , 不洁的脚不能对着宝贵的书。在犹太人眼里 , 爱读书不仅是一种习惯 , 更是人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王贵成在其《日本人为何说中国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一文中举了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 在犹太人的重要节日 “ 安息日 ” 里 , 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业和娱乐活动 , 商店、饭店、娱乐等场所都得关门停业 , 公共汽车要停运 , 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 , 人们只能待在家中 “ 安息 ” 祈祷 , 但唯有一件事是特许的 , 那就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 , 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地读书。正是靠着读书 , 以色列建国历史虽短 , 却已经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以色列自然环境恶劣 , 国土大部分是沙漠 , 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 , 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 , 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以色列人口稀少 , 但人才济济 , 建国才几十年 , 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 8 个。   古罗马的大名士西塞罗曾经说过 ,“ 没有书籍的屋子如同没有灵魂的肉体 ” 。 “ 知识就是力量 , 知识就是财富 ”, 这是名哲常说的。读书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与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 , 是理智文明与野蛮愚昧的分水岭。要想成为原创性与科技文化发达的先进国家 , 没有比读书更好的捷径可走。 “ 文革 ” 中 , 造反派要赶钱钟书夫妇搬到五七干校的牛棚里住 , 钱钟书小心地问 :“ 可以带书吗 ?” 当得知可以时 , 钱钟书夫妇愉快地搬进了牛棚。 “ 文革 ” 后有一次一名高中生问杨绛先生 :“ 我如何才能不迷茫、不苦恼 ?” 杨绛先生回答 :“ 你想得太多 , 读得太少了。 ” 前年圣诞假期 , 我带儿女从加拿大去澳大利亚度假 , 他们感慨道 : 如果不看书 , 候机与飞行时间会多么苦闷啊 !    “ 文革 ” 中许多书籍被当成 “ 四旧 ” 烧毁 , 人们想看书 , 但是除了一本《毛主席语录》之外没书看。近 20 年来 , 中国的 GDP 一路飙升 , 中国人的虚骄之气也跟着飙升起来 , 人们在甚嚣尘上的 “ 中国可以说不 ” 的氛围中 , 沉醉于暴发以后的自我感觉良好 , 却不爱读书了 , 这究竟是为什么 ?   这一方面与中西方公民教育水平的差距有关 , 也有人说这是因为现在中国没多少值得读的好书 , 特别是有思想性与创新性的好书。历朝历代御用文人写的那些歌功颂德的东西 , 民众实在读不下去。还有人把中国人不读书的原因归到现在中国人生活压力大上。欧美国家的人时常在读书 , 那是因为他们有读书的条件与环境 , 有些老人都退休了 , 还掏钱去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 , 学习一些当地的历史、风俗、文化、艺术之类的东西。我们呢 ? 我们要生活啊 , 不对 , 要生存 , 自然就不想去读书了 , 更别提去读有思想的书。这是 “ 拼爹 ” 的时代 , 读书顶啥用 ? 既然读书改变不了命运 , 又何必读书 ? 中国人都忙着挣钱了 , 哪有工夫读书 ? 中国人的现实目的性很强 , 不能立马有用的读书 , 傻子才做 ? 在一个以金钱为成功标准的社会 , 自然大家都会去追求金钱;在一个当官便可以获得尊重与财富而升职由领导决定的社会 , 大家都去想方设法得领导欢心就行了 , 有必要读书吗 ?   此外 , 应试教育毁灭了儿童的读书兴趣。中国人天生不笨 , 孩童本来都有读书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 但在应试教育中逐渐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孩子们小学升初中要考试、初中升高中要考试、高中升大学更要考试、大学进研究生院还要考试 , 考什么就学什么 , 家长往往认为孩子看非考试科目的书是浪费时间。来得太早的压力 , 压制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爱好 , 过早过多的应试式读书最终不幸地导致大家都不怎么爱读书。一位网友说 :“ 我的小孩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小学学习期间 , 从社区图书馆借了不少书籍来读 , 包括历史、地理和政治方面的 , 但回国后却被作业所包围 , 根本没有时间读课外书 , 读书兴趣日减。 ”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 中国人逐渐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和动力 , 以至于我们越是叫嚷要创新 , 创新越是离我们远去 , 好多高新技术的核心部分 , 我们还是得靠花钱购买。这些都是不读书的结果。
个人分类: 教育|44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科技不行,连狗都遭殃
热度 2 金刚锤 2014-10-25 22:21
科技不行,连狗都遭殃 中国的科技不给力,人受罪,狗遭遇。90年代为了买俄国的战斗机,总参谋部部署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毒杀了河南山东等周边几省的18万条狗,取其皮做成一万件狗皮大衣,送给俄罗斯以换战机军售,故有“军功章也有狗的一半”、旗帜有“狗血染的风采”一说。为了谈判杀价,大量给俄军方谈判人员送礼 ( 成套的水晶工艺制品、精美绝伦的苏州刺绣、崭新的SONY摄像机和一些他们叫不上名字的电子产品等) 以及带专职陪酒员给老毛子灌茅台。若中国的科技人员争气,自己有研制先进战机与武器的能力,又有啥必要低三下四求人家?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有本事让外国人求中国卖中国的高科技与军工产品?没有创新能力的科学院与工程院是不受人真心最终的。 尽管如此,好像迄今没人从根本上反思为什么中国教育与科技搞不过人家?没人为科技长期落后负责?依然为自己的科教制度骄傲?依然是做作形而下的事情,依然不断扩选院士的数量与张扬院士的丰功伟绩?建议在造不出美国先进的战机之前,是否取消一切科技奖励与院士增选? 狗皮大衣换苏27的幕后故事 观察者网2014-10-23 15:00 跟贴 11119条 资料图:中国苏27战机。当时用狗皮大衣代替部分款项确有其事,但并非“只用大衣换飞机”;俄方在与中方进行价格商谈期间还有很多轶事,包括因丢了面子在会场上气势不足等。专家在节目中可能由于口语省略等表述原因与事实有些许差距。 日前,“中国曾杀光三省市狗换来苏27战机”一说传得纷纷纭纭。有人穿越时空,心疼那些狗;有人不屑,“编个段子也够卖力的”;还有人调侃,“军功章有你一半的功劳,可怜的狗狗。我建议,所有原装的苏-27战机,在垂尾上都要画一只中华田园犬的形象。” “狗皮大衣换战机”实属旧闻,这番再次挤占媒体资源,是因为军事专家杜文龙近日在接受云南卫视节目访谈时再次“揭开中俄当年苏-27战机交易内幕”。 杜文龙在节目上是这样说的: “当时引进苏-27的时候,俄罗斯那会儿也很困难。它只要三件东西:第一,手电筒;第二,暖水瓶;第三,狗皮大衣。一万件狗皮大衣,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18条狗的狗皮,才能做1件狗皮大衣,所以当年冬天,我们是杀光了河南、山东(等)三省市的狗,才换来了苏-27。所以中国的狗,为中国空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作出了重大贡献。” 只要三件东西?中国购买第一批苏-27是24架,前后一共买了76架,虽然中国空军砍价功夫了得,每架飞机还是要3000多万美元。1万件狗皮大衣,每件用狗18条。我数学不好,这是什么狗? 原总装备部国际合作部马庆华局长今年年初在接受《舰船知识》专访时,曾谈到苏-27购买过程的内幕,与杜文龙的说辞有多处出入。 引进苏-27“侧卫”是中苏军技合作第一个重大项目。1990年6月,刘华清同志率军方高级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当时我方就向苏方提出希望能够引进体现空中战斗力的飞机,苏联政府同意向我们出售米格-29,但我方要求购买性能更好的苏-27。可苏-27是苏军现役装备,苏方不愿松口。经我国中央领导亲自交涉,苏共政治局决定同意开先例向中国出售苏-27。 马庆华介绍,关于购买苏-27的支付方式,也开辟了外汇加易货的先例。 自1950年代开始,中苏间都是易货贸易,就是双方先谈计划,比如中国要苏联的木材、钢铁、机床等,苏联要中国的苹果、猪肉等,价钱按照瑞士法郎定,双方记账,每年签一次,一直到1990年还是这样。1990年代中期后的中俄军技合作项目,逐步改为全部按美元现汇支付,就没有易货了。 苏-27项目,苏联人一开始就提出要美元现汇。可是当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很少,我方希望还是按惯例,以易货方式支付。为此,中方做了许多工作。最终,中国国家领导人同意使用现汇支付小部分货款,余下的大部分仍采用商品实物进行易货支付。 1991年2月,马庆华和总参装备部军援军贸局陈洪生局长与苏方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同。总参谋部为此设了某专项办公室,马庆华任主任,该专项办公室负责苏-27合同的执行,包括对苏支付现汇,以及从全国挑选苏方需要的易货商品运往苏联。 马庆华经手谈判的第一个民品易货合同,主要是三件东西:毛毯、暖水瓶、裘皮大衣。 马庆华回忆道,北京南口的厂家生产暖水瓶,毛毯好像是天津的厂家生产的,“裘皮大衣实际上就是狗皮大衣,但苏联人不让说狗皮。” 后来,他们去安徽看生产过程,才知道一件长大衣要17条狗皮——而且必须是立冬下雪以后的狗皮才可以做大衣,当时收购价5元钱一条。第一次俄方要一千件,后来要一万件。为此,河南、安徽、山东等地,一度闹“狗荒”了。 杜文龙大校口中的“只要三件东西”,实则只是这第一个民品易货合同的内容。这个合同抵飞机价款100多万美元。国内采购民品的价格是用人民币结算的,然后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美元抵扣苏-27的价格。 后来的易货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民用商品,各类衣服、鞋子、罐头等。据称,因为是国家项目,所以许多省市的主要领导都直接找到专项办公室,要求参与供货。当时,这项工作促进了国内许多工厂的生产,救活了一些企业。实际上,苏-27的民品易货工作由保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对外支付现汇和结算由马庆华的部门负责,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 那还仅仅是民品易货。军工部门的易货工作由原国防科工委组织,各个军贸公司分别负责。 觉得这24架苏-27太贵了?苏联人原来要价更高,这已经是他们现在“不好意思承认”的价格了。第一批苏-27的“砍价”过程,马庆华在接受专访时这样一语带过: “1990年12月,苏方派人来华谈判。中苏两方人员连续三天两夜不分昼夜地谈判,其间还坐专机去深圳参观。在飞机上、在广州去深圳的火车上双方都在继续工作。马庆华负责价格和支付方式谈判。 “苏方认为,苏-27与美国的F-15具备同等性能,都是双发、远程重型歼击机,F-15是5500万美元一架,那么苏-27至少要5000万美元一架。双方进行激烈的谈判后,又经过双方高层认可,最后以比较合适的价格谈定。” 要知道,谈判桌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激烈的谈判”,到底是怎样的呢?据肖云所著《日落共青城》记载,苏联末任国防部长沙波什尼科夫对《红星报》记者讲述的过程是这样的: 当时,他作为空军总司令陪同国防部和军事工业委员会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有关出售苏-27飞机的谈判。彼时两国关系刚刚解冻,双方在相隔20多年后再一次接触都有些不太自在。某位阿尔巴特军区首长在宴会开始前大大咧咧地对中方接待人员说:“如果是点不着的酒就不要端上来了,那不是男子汉该喝的东西。” 这是他们总参对外军事合作局的老把戏。从苏联元帅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主掌阿尔巴特军区时就是这样。乌斯季诺夫似乎认为,首先在酒桌上击败对方是取得绝对心理优势的第一步,这条怪异的法则至今仍然影响着他们的一些军人和外交官。 苏联军事代表团总是以傲慢又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印度、越南和朝鲜等兄弟国家的同行们,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要求在宴会上(正式宴会)端来高烈度的烧酒,然后当着目瞪口呆的主人的面一饮而尽。虽然这些国家也不乏贪杯之人,但是考虑到人种的差异和所处经纬度的关系,能像俄国人那样痛快淋漓豪饮的人毕竟不是很多,更别说在一个国家的国防部或总参谋部中找到这样的酒徒。 曾经有很多次,苏联的将军在宴会中放肆地讥讽印度国防部的官员而使对方难堪地下不来台,因为“这些可怜的素食主义者这辈子也没有接触过有度数的饮品”。有几次甚至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的沙波什尼科夫都感到看不下去,他觉得如果不是在印度教的熏陶下使人的性格较为温顺,同时莫斯科又以非常优惠的条件提供米格飞机和萨姆导弹,他很怀疑对方是否会如此忍耐。 宴会上,中方代表团中一个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参谋被时任空军副司令林虎指派为酒司令。那位身着空军制服的大校参谋是个瘦得像竹竿一样的家伙,如果穿着军大衣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估计一阵风吹过来可以像风筝一样飞起来。起先,苏联人还以为是中国同志舍不得那些茅台酒,因为他们听说这个品牌的烈酒在中国也很珍贵,因此才派出这样一位酒司令来糊弄他们。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那家伙喝起酒来就好像是头饮水的驴。 最要命的是,他的最爱居然是将白酒和啤酒掺和在一个大水晶被子里然后一口气干掉。要知道俄国人是贪杯的民族,但是最怕的就是将伏特加和啤酒混合起来的“约尔什”。到最后整个代表团17个将军全都是被抬出宴会厅的。就这样,“乌斯季诺夫法则”被反过来用在了他们自己身上。 说到这里,空军元帅自己都感到有些好笑。他告诉记者说,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中方的姿态明显高出一大截。而苏联那些被灌怕了的将军们呢?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就好像是吃了败仗一样连说话都轻声多了。不过,在离开北京的时候,中方赠送了大量精美的礼品作为“战败者”的安慰。成套的水晶工艺制品、精美绝伦的苏州刺绣、崭新的SONY摄像机和一些他们叫不上名字的电子产品。代表团的成员们简直乐坏了,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台二手的SONY摄像机在莫斯科基辅市场能卖到怎样的价钱,并且那个时候那些可爱的将军们还不是那么的灵光。 况且中方作出的安排非常细致,当得知国际军事合作局的弗拉基米尔·伊舒特科将军第一个外孙刚刚满月的消息后,他们在赠送给伊舒特科的礼品中特意安排了一个跟真人一般大小的玩具毛熊。曾在乌斯里斯克第127摩步师任参谋长的伊舒特科在机场的时候感动到几乎要当场哭出来,就这样,大家伙乐不可支地登上了塞满礼物的飞机,并在接下来的会谈中以一个他们现在都不好意思承认的价格签订了合同。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两年后在参加一个迎接中国海军代表团的宴会上,一名眼尖的总参联络局官员发现了那位“约尔什”。虽然他明显胖了许多,脸色也红润了许多,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次他换上了海军的制服。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很多俄罗斯人眼里,中国人大都长得一个模样。除非是很熟悉的人,否则想要分辨出他们的样子来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出于这个原因,那位聪明的副局长没有声张。只是私下跟沙波什尼科夫谈到过这件事。 就这样过了很长时间,一直到1997年林虎到访莫斯科试飞苏-30飞机,相互间已经很熟悉的空军元帅才在一次聚会中提到了这个问题。林先是一愣,之后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那位“约尔什”其实是一个根本不相干的勤务军官,以永远无法被灌醉而闻名。据说是因为他的体内能分泌出一种特殊的元素,即使全世界的烈酒都无法对他产生任何作用。对俄罗斯人的性格和作风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林,在会谈前将这位“特异人士”从他管理的军官食堂调到了自己手下,并给于一个艰巨的任务:“祖国现在需要您的胃来收服那些该死的俄国佬!”最终,特异人士圆满地完成了林将军赋予的任务,并获得嘉奖。因此当海军代表团启程前往莫斯科之前,他又被借调到海军执行同样艰巨的特殊使命。 叶夫根尼·沙波什尼科夫后来这样对记者表示:“有什么办法呢?那家伙太了解我们了,要知道他的身上有一半俄罗斯血统。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上帝的安排’!” 参考: 《舰船知识》2014年第1期,《亲历中苏/俄军技合作二十年》;《日落共青城全集下》
个人分类: 小议政治|334 次阅读|2 个评论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4-19 14:57 , Processed in 0.040019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